You can’t teach them to share, but you can lead them by example.
孩子的學校在兒童月的活動,是與偏鄉學校做文化與資源交流,也募集家中適合的二手繪本或玩具。
剛好開學前我們家才剛做了一次斷捨離,少了1/3–1/2的玩具。雖然如此,我們仍然擁有遠遠超過需求的玩具與書本。媽媽我當然希望孩子們可以挑出一下來分給物質條件沒有那麼方便的同齡朋友。
但他們兩個的答案都是:不願意。
在此之前,每當我要將他們小時候的物品或玩具拿給親友時,他們都只同意「借給」對方,不太能接受贈送後再也拿不回來。
但要分享給該校同學的當然是有去無回,所以他們的不情願我也可以理解。
但做媽媽的還是會希望孩子有一顆大方又溫暖的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於是柔性勸說,曉以大義;那些孩子不像你們擁有這麼多玩具!你可能有10個、20個,他們可能都沒有!你分享一兩個,可以讓一個小朋友很開心,你自己還是有很多其他玩具跟書啊!
👶🏻 居然跟我開條件:「好!那我分享一個,妳要再買一個新的給我!」
我當然是拒絕了。我覺得這樣的交換方式完全失去分享的本意。
隨著可以交玩具跟書的時間越來越接近,媽媽我也越來越想要說服他們...... 但他們還是不怎麼願意跟自己的玩具說再見。
所以
我就
決定
放棄了 🤪
應該是說
我轉念了
身為媽媽,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他們成為願意分享、有同理心的人。
但,在他們現在這個年齡,可能還沒有辦法做到。而我,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教養路漫長~~~ 希望我能抱持正向,一步一步帶著他們朝向成為正直、快樂、善良的人類前進。